五十多歲的蘇大哥近幾年被自己奇怪的面容困擾著,悶悶不樂。他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丑”了,前額、鼻子、嘴唇、舌頭、下巴都在變大,后腦的頭皮也變后出皺褶了,說話聲音也變了,變成大舌頭了,滿臉油光,很多長時間不見面的熟人再見面也不認識他了,而且,手腳變得越來越粗大了,雙手握拳都很難,原來穿40碼的鞋子,也不知道為啥,現在得穿42碼了,但這也沒能引起他的注意。
偶然的機會,最近因為工作查體發(fā)現血壓高,收縮壓高達驚人的260mmHg,工作單位不敢留他繼續(xù)工作,這才把能吃苦耐勞的蘇大哥逼到醫(yī)院做檢查,給予多種降壓藥物治療,效果也不顯著,醫(yī)生看了他的面容并聽到他的介紹后,第一反應就考慮可能是垂體激素分泌異常導致的,所以給他安排了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鞍區(qū)占位病變,考慮垂體瘤,影像學證實了診斷。
垂體瘤起源于腺垂體的腫瘤,多數為良性。表現為垂體瘤壓迫癥狀和激素分泌異常,以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為主。 垂體瘤癥狀主要分為垂體瘤壓迫產生的相關癥狀和激素分泌異常兩個部分。因垂體瘤壓迫,患者可表現為頭痛、視力減退、視野缺損、尿崩、垂體卒中等。激素分泌異常常見于功能性垂體瘤,可表現為相應激素的分泌過多或減少。 根據有無激素分泌異常分為無功能腺瘤和功能腺瘤,而功能腺瘤根據激素分泌異常分為以下常見類型: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型垂體瘤(ACTH瘤)、生長激素瘤(GH瘤)、泌乳素瘤(PRL瘤)、促甲狀腺激素分泌瘤(TSH瘤),GH腺瘤主要表現:在骨骺閉合后患病者(成年人):由于產生過量的生長激素,導致肢端肥大癥,可能出現前額突出、下巴前凸、鼻子變大、嘴唇變厚、手腳增大、出汗過多、高血糖、關節(jié)痛和體毛增加等。 在骨骺閉合前患病者(兒童和青少年期):表現為身高增長太快或巨人癥等。該類型垂體瘤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呼吸道梗阻等等。
蘇大哥入院后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化驗結果提示生長激素高出正常值好幾十倍,證實GH垂體瘤。神經外科與麻醉手術科、各個兄弟科室進行MDT會診、術前討論,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縝密計劃,排除各種手術禁忌后,最終決定行經鼻蝶入路神經內鏡下垂體瘤切除術。該手術比起傳統(tǒng)顯微鏡下經鼻蝶入路手術視野開闊、清晰,顯微鏡的光源在鼻孔外側,需要經過一個很長的腔隙,才能將一束光對術區(qū)進行照明,內鏡只有三個毫米,可以順鼻孔進入直達病變周圍,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增加對整個術野的照明和各個角度的觀察,對病變區(qū)一個很好的放大作用,腫瘤的邊界顯示的更清楚,切除更徹底,周圍的正常神經和血管得到更好的保護!
手術歷時兩個小時,最終順利完成,術后蘇大哥恢復良好,術后第一天復查生長激素便降至正常范圍,復查磁共振顯示腫瘤切除干凈,無任何并發(fā)癥。蘇大哥自覺嘴不那么脹了,手能也能自如的握拳了,面容看上去也不那么臃腫了,血壓從一開始的靜脈用藥加口服藥物降壓,到后來口服降壓藥,現在血壓基本正常,經過術后系統(tǒng)治療已康復出院。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和激素水平的進一步穩(wěn)定,這種奇怪面容和大手大腳的毛病會進一步恢復,期待著再次見面時的他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文/神經外科 主治醫(yī)師 張樹恒